回国后,他传教于陕西各地,因见眉县豹窝地理环境酷似耶路撒冷之加尔瓦略山,遂绘图上报罗马教廷,经教宗庇护六世恩准,命名为十字山并给予大赦。
本堂郭神父首先代表堂区欢迎客人的到来并介绍了这里1900年为主致命的78位殉道者的故事,深情的讲述使在场的人们为之感动――杨家堡民乐队《朝天子》作开幕曲,唱经班作为东道主首先献唱三首圣歌《微声盼望》、英文歌曲
之後,修会成立了一个度默观生活的分支和两个在俗修会。1981年还成立了仁爱传教男修会。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德肋撒修女的名声传遍全世界,她於197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这种与日常生活的疏离,对不确定性的体验,对信仰的重新发现,是否就是朝圣的意义之所在呢?朝圣的过程总是包括出离和回归,带着在别处获得的生命经验,回到当下的日常生活当中。
新兴教友团体及平信徒运动,如夫妇恳谈、基督之侣、厄玛奴耳、普世博爱、圣艾智德等,为家庭和地方教会带来了活力和更新复兴。 一个成熟的地方教会既需要专务祈祷的默观团体的支持,也需要外派使徒传教团体的配合。
之後便到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主观的、分离的认知达到高峰;虽然不再是古代那样的本体论,却仅仅局限於历史角度。
郭修女是山东平阴胡庄人,胡庄素有圣召摇篮之美誉,仅郭修女她们一个家族的圣召就有叔叔郭宗言神父,及两个堂哥分别是郭传真主教和郭传道神父。郭修女生于1920年1月12日,自幼热心敬主,聪慧文静。
其变化之大,成果之显著,令人欣慰。尤其是主日进堂教友人数有明显增长,呈现出喜人的景象。韩神父盘活了堂区复兴之路,有其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不少当地神长教友对其牧灵福传思路给予肯定和赞扬。
我知道一切的矛盾与事端多是我一人之责。慈爱的主!您曾一次次助佑我的家庭和儿女,我却从不知足,一次又一次地违背您的旨意,没能好好生活,去热心事主,去爱人如己!我发自内心的悔恨,虔诚呼求主的保佑!
伴着宁静舒适的背景音乐,岑修女亲和的声线慢慢将大家带入过往,并与之和好、告别。年轻的人们调整呼吸冥想、进入,把好的体验和回忆留下来,珍藏于心,告诉对方:谢谢你,我们就此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