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爱天主方面也会像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斯所说的那样,只爱天主的恩典,只爱自己喜欢的人,只爱平安顺利……非常明显,只有坚强的信德,才能使我们内在心态发生质的变化,就像保禄宗徒那样:凡以前对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为了基督都看作是损失
接着﹐枢机感谢本笃十六世﹐说:「今天我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切愿与基督一起向祂在天上的父奉献我们自己﹐感谢天父总是以大爱助佑、保管祂的圣教会﹔我们也特别感谢天父赐给了我们一位以身作则的光辉教宗﹐可敬的本笃十六世
教宗说这封信是这位神父的司铎心灵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他对基督和对人的爱,以及为贫弱者所作的服务。圣托罗神父寄给教宗的信中也附了另一封他的教友写给教宗的信。
因此,虽然喜欢听贤人的劝解,基督的圣言,教会的训诲,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奉行。原因何在,真正的原因是一个“私”字在作怪,由于“私”的习气太重,关注肉体生命太多,倾向于世俗的心太甚。
在她看来,服务穷人就是服务基督,当她看到穷人受苦时,她说自己仿佛看到基督在受苦。这也使我想起了一节经文,马太福音25:40: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因此,我也愿意分享对你们地区这位慷慨儿子的那些记忆,他是个服从教会的司铎和基督福音勇猛聪明的信使。
厄弗所大公会议采用‘天主所预先特选的’、‘天主之母’这两个重要称谓,总结概括了基督的全部道理、玛利亚的全部道理,概括了救恩的全部道理。
今天的世界,在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上虽然正处在相对主义的潮流中,但是名符其实的基督信仰在面对各种打击或排挤的时候,仍然屹立不摇。这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依据就是两千年来教会历史中圣人圣女的生活榜样。
将临期第一和第二主日属第一阶段,礼仪侧重于基督的再次来临,强调基督再来的迫切性,因而要求信友们警惕和悔改。 本主日是将临期第三主日。礼仪涉及耶稣两次来临之间的一段时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教会时期。
门徒班的培训使一个个生命在基督的爱内获得了新生,使一个个身处黑暗中的人重见了曙光。可以说,门徒班的出现为教会增添了亮色,成为福传列车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