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节选自拙文“纪念中国教会的好朋友马雷凯神父”)图片:沙神父丰富多彩的一生1933年:婴儿时期可爱萌哒哒的小沙百里(1岁)1943年:少年时期阳光、帅气、眉清目秀的沙百里(11岁)1957年晋铎时身着梵二前祭披的沙神父
当日在场的林村公立黄福鏊纪念学校校长林禄荣忆述,“曾荫权一言一谈,令人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家庭和谐的珍惜,家庭防线做得好,社会上好多问题自然可以解决,好开心曾先生正是一个重视家庭的领袖。”
比如1933年1月6日,教宗庇护十一世发布诏书《QuodNuper》,宣布为纪念耶稣逝世1900周年之际举行特殊禧年。
主耶稣基督,祢在这奇妙的圣体圣事内,留给了我们受难爱人的纪念;请帮助我们,虔诚钦崇祢体血的神圣奥迹,而能常常领受祢救赎的功效。祢和圣父及圣神,是唯一的天主,永生永王。阿们!
他认为宗教是一块神圣的帷幕,能为人类建构的世界提供一种共同的秩序和意义。而世俗化引起了宗教向国家和家庭的两极分化。在国家方面,世俗化引起的政教分离使国家不再是代表曾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制度的强制力量了。
在国家层次上,设立主教与男女修会会长联席委员会,(注一一四)一起商讨共同问题,对彼此也是大有裨益的,尚未这样做的地区可以一试。
姚顺神父:神职人员自己的灵修极其重要,其实无论礼仪还是牧灵福传工作,它们共同的根基还是灵修。现在好多神父真的忙于行圣事举行弥撒,顾不上牧灵福传工作,也顾不上自己的灵修,这是一个很大的偏差。
3月23日,新教宗方济各乘坐直升机前往冈道尔夫夏宫拜会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两个穿白袍的老人互称兄弟,共同跪下祈祷。退休教宗穿着的区别是白袍不配饰披带,也不穿渔人之鞋。
他还说:要把教友们当成自己的家人,这样才能与教友们更好地打成一片,共同把牧灵的工作做好。比如我们堂区的唱经班,就是教友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我只是尽力支持。
为此我有一种很深的欣慰感,天主补偿了我,我也可以走出国门看看世界,让我最感欣慰的是我获得了一种很深的信仰经验,我见到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能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万的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们,共同参与神圣的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