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从天空俯视教堂,就好像是耶稣怀抱着大地。进到教堂里面,跨度巨大的拱形梁,间隔着玻璃,一排一排地连着,形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白天太阳光直接照亮教堂的每个角落,非常明亮,而且宽敞。
他们跟随耶稣走谦卑和十字架的道路,接受耶稣的圣化。在同一年11月19日的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再次论及成圣这项「普遍圣召」,阐明「每一种生活状态都能使人成圣」。
这一天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教宗的要理讲授自然以耶稣的苦难为主题。他强调,在耶稣的苦难奥迹中,我们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他们藉着耶稣的复活将获得救赎。
带领避静的龙基(ErmesRonchi)神父当天默想了福音中耶稣的询问:人们说我是谁?你们说我是谁?伯多禄充满信德,回答说:祢是默西亚。耶稣与门徒们来到一处僻静之地。
忏悔与和好圣事:天主富于宽仁耶稣在复活的第一个晚上,向祂的门徒们显现,说:“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怎派遣了我,我同样派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说:“你们领受圣神吧!
不仅如此,一些神父、修女成为其中的学员后,通过培训,从自我封闭走向了开放,紧张的人际关系得以修复,驱走了心灵的黑暗,迎来了曙光。
人不愿意做平凡的人;人总想“做超人”,也尊重超人,甚至朝拜超人,即使超人会欺压自己、凌辱自己。人的这种“偏差的倾向”导致了拒绝“平凡的天主”。
(路17:17—18)当年耶稣治好了十个麻风病人之后,其中一个看见自己已痊愈了,就回来大声赞美天主,并且跪伏在耶稣足前感谢他,这个人是撒玛黎雅人。耶稣因而说了这令人深思的话。
耶稣愿意从这些束缚中解放我们。今天,魔鬼向耶稣喊叫,“……你要做什么?你来摧毁我们?”(参阅24节)耶稣对这种挑战的回应是:“不要出声!从他身上出去!”(25节)。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咄咄逼人地传教,但我们必须寻找机会分享耶稣的福音,而不仅仅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和世俗方面的援助。因为他们也需要福音,以寻求灵魂的救赎,而不仅仅是肉体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