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依照《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思想,提出具体建议。首先是在各层面推动对照料共同家园的教育,增进对环境问题与人类需要休戚相关的了解。
在这背景下,《众位弟兄》通谕将带给我们光明,大力扶助我们在地区推动修和与友爱的牧灵工作。」
多年的历史,但教会的领导权长期被外国传教士牢牢控制,哪怕在20世纪初,罗马教廷为了改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天主教会为西方列强服务,传教士充当侵略者的急先锋,违背基督福音精神,教宗本笃十五发表《夫之大》通谕
他的“天主是爱”通谕,他的“纳匝肋的耶稣”也正是这方面的两个巨作。此外,他的讲道,他的要理讲授,也同样深入,却是所有认真聆听的人都能够了解的。这位教宗有两方面最令人印象深刻。
他深受教会社会训导的启发,教宗良十三世的新事通谕是他从事社会工作的里程碑。为促进国内的社会生活,他构思了意大利天主教社会周活动和天主教大学联合会组织。
他引用他所写的使人得救的希望这道通谕的话说:一个社会如果无法接纳受苦的人,便是一个残酷和没有人性的社会。因此,教宗呼吁各国政府在卫生保健方面投下更多的资金财力,以帮助受苦的人士,特别是贫穷的病患。
我们众人——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有需要回到我们生命和信仰的心,因为这心是“所有其余力量和信念的源泉和根本”(《他爱了我们》通谕9号)。耶稣告诉我们一切的源泉是爱,我们一定不要把天主从人那里分离开来。
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愿他们合而为一》(Utunumsint)通谕中所指出的:“对兄弟情谊的认同(…)远远超出了大公性礼貌行动,它建构了一个基本的教会学。”
我们别无他求,只想为全人类服务,尤其那些受苦和被排挤的人,因为我们相信「向今日…的民众宣传福音,毫无疑问地是对基督团体及整个人类服务」(《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宗座劝谕Evangeliinuntiandi
圣若望在他的第一封书信中这样劝谕我们说:「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若一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