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里索斯托莫斯二世总主教在向教宗致词时,也对教宗的担忧表示同感,他指出:“欧洲这个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基督精神的光荣宝座,正在穿越危机、迷失、无神主义、怀疑、俗化以及没落的阶段。
设计者试图把隐喻主义作为视觉构图的主要手段,来显示造物主的神奇和伟大,使新型的圣堂具有无限的感召力,它的艺术形象适应了现代人的需求。
这不是使人成为苦行僧的斯多葛主义。教宗继续说,天主的平安是使我们前行的恩典。耶稣赐予门徒平安後,在橄榄园痛苦万分,把一切托付於天父的旨意,祂虽然受了苦,却不乏天主的安慰。
1.当今人类的不幸处境与救恩论的使命主体主义:卡斯培在《耶稣基督》一书中指出,现代思潮的基本原则就是所谓主体主义或主观主义(Subjektivismus)。
首先,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软化其反天主教的立场,以取得读者们更多的信任;其次,他运用了众人遗忘的诺斯底主义,因为诺斯底主义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可以赋予耶稣崭新和奇特的形象,
这正是今年整个普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消费文化
二、为中国社会把脉1.国力上升带来的猜忌大于艳羡美国、日本、印度、东亚小国的围堵及欧盟的若即若离;2.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后遗症消费主义蚕食人心贫富悬殊造成的不满及怨愤强势管治带来的反弹及冲击3.精神文明的进步强差人意价值观的混乱心灵
正当我们的世界弥漫着消费主义、明哲保身、日进斗金和个人主义等各式「筵席」的时候,福音却召叫每个人参加神圣的盛宴,亲身体验与上主和与他人相遇的喜乐、分享、正义及兄弟情谊的共融。
存在神职主义的风险。您怎么看?你恰好戳中了伤痛:神职主义无处不在。例如,在梵蒂冈就存在着浓厚的神职文化,这种文化正在慢慢试图改变。神职主义是魔鬼使用的最隐蔽的手段之一。
我们所看到的竟都是表面的东西,人之成为一块肉体,不再有灵魂,成为物体,不再有面容,随时可以交换,随时可以消费”。教宗今年圣母无染原罪瞻礼讲的这席话非常语重心长,传播媒体从业人士必须深深加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