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传教士来说,重新活出这使命是伟大的礼物,与我们的蒙古朋友一起,他们向基督敞开大门,接受与我们相遇的救恩。
4月13日,苏州教区举行了一场大型礼仪培训,福建闽北教区潘小平神父,应邀来到昆山小横塘天主堂,以《弥撒:实践救恩的庆典》为题,对教会礼仪做了较系统、全面的讲解。
天主取了我们的人性,因为祂爱我们,渴望自由地给予我们救恩,我们独自和没有帮助,我们无法希望获得。祂想和我们在一起,给我们生命之美,心灵的平静,被原谅的喜悦,以及被爱的感觉。”
玛利亚以她“虽渺小却无限浩瀚”的“我在这里”使整个受造界因这喜悦而跳动,为救恩史上许多其它的“我在这里”,以及许多以信赖之情顺从上主旨意的人成了先驱。
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祂是众灵魂和身体的医师,在世上为神圣救恩的临在「做忠信见证的」(默三14)那位。现今该如何具体化这个信息?
对基督信仰生活来说,实际触摸得到的层面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在耶稣基督内成了救恩之路」。
因此,我们是合一的圣事,透过我们尊重多元和多样性的合一而带出天主的救恩之爱。共议同行是教会的本质,也必须以传教使命为导向。它涉及教会各层面的相聚,互相聆听、交谈和共同分辨。
我们得到了这份救恩而归天主所有,成为天主的子女,因此我们对盼望有了信心,我们不再如同外邦人一样没有希望没有目标。
生前,他怀着对福传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一颗荣主救灵的赤诚之心,拖着腿脚不灵便的身体,终日奔忙在福传第一线——本村教会所辖方圆二十里左右的各自然村落。有一次,他一个人出去福传。
圣母亭正面两根柱子上的对联写道:恩播九州高若天,恩施普世深如海。完整概括了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当中于我们每位天主儿女的重要性。祝圣礼由鸣炮及永固、河滩乐队吹奏的《圣母颂》圣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