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举例说,一年前,圣女小德肋撒的圣髑在埃及全国巡回,许多东正教徒都参加了,圣髑巡回活动为所有人都是一个大节日。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一生的精力,全部用在救助穷困、流浪、无家可归和有灾难的人,被称为大慈善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死后印度以国家元首的礼仪为她送葬,光荣了天主及圣教会,她是我们效法的最好榜样。
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始于1163年,在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deSully)的倡议下启动,历经约两个世纪,于1345年完工。
我们计划把主教的骨灰带到每个堂区去,让教友们瞻仰缅怀,并在每个堂区做追思弥撒。老一辈主教神父们的存在对教会来说是一种智慧和力量,他们的逐渐离去是教会的巨大损失。
面对那些无辜的痛苦和不幸的遭遇,有些人不禁要问:“都说天主是爱,在我们痛苦的时候,天主啊!你在哪里呢?痛苦是不是天主创世中的一个大疏忽啊!
他当场表示,自己捐款20万元,并向天主和全村教友郑重承诺,在计划建堂施工的一年中,不沾一滴酒,不再过问自家铸造厂的一切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建堂中去。
第七部份罗列相关服务机构及资源,包括平机会和明爱为性侵犯者及受害者提供的服务计划等。
第一、思想上的准备 “无论环境顺逆、灾难疾病、成功失败,我要支持你,爱护你,与你同甘共苦,携手共建美满家庭,直到永远……”以上是二人在天主台前爱的誓盟。
她就很有次序的登记在一个本子上,自己定一计划,依次轮流看顾病人,提醒老人。每到一户她都帮助他们共念慈悲串经,这样每月就轮一圈,长年如此总不间断。耶稣说:“你们应经常祈祷,免得陷于诱惑。”
一辈子依靠天主,是多么大的恩赐和福分呀,祂爱和照顾我们每一个人!”这是多么质朴而坚定的信赖呀!他们虽年事已高,行走不便,但他们总能克服各种困难,来教堂过节,这不就是祂的召唤和信仰的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