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将临期第一场默想:敞开心怀,对天主的新意感到惊讶
2024-12-09

玛利亚,承行天主旨意的谦卑在关于圣母领报的《福音》章节中(路一26-38),玛利亚对天主召叫的回应能帮助我们恢复对道成肉身奥迹的些许惊讶。

爱,完全;奉献,彻底
2024-01-02

记得2006年的一天,我还是修士,在主教府实习,有一天来了一个本村的小伙子找主教借钱,说是要买一辆三轮车,主教当时身边没钱,然后就给圣母会打电话借钱,让我过去拿。

教宗即将访问亚太四国,圣座新闻室记者会介绍此行重点
2024-09-02

这座清真寺是东南亚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物,在1950年代由基督徒建筑师设计而成,2019年与圣母升天主教座堂建立联系。此联系又称为“友谊隧道”,目的是成为鼓励两大宗教团体友爱团结的记号。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张秋林神父(礼仪博士,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礼仪教授):这是一个关于文化现象初始意义的非常好的问题。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是活的,会在时空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因素加进去,我们研究时必须研究其背景。

赵云龙神父的牧灵成长历程
2016-07-15

就这样,赵云龙进入了沈阳神哲学院。通过5年的培育,他对圣召有了重新的的认识。1990年12月被祝圣为神父,回到家中的第一天,他的爷爷跟他办了一生的总告解,一周之后平安去世。

“关于基督徒祭祖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留言摘选及分析
2017-04-04

关于清明基督徒祭祖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及(学者)回应范丽珠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全球化宗教研究负责人)的回应李天纲教授(复旦大学宗教学系系主任、复旦大学哲学院利徐学社主任)的回应

学者之声
2017-04-13

范丽珠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负责人)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经历了恢复和发展的一个过程,如今基督信徒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包括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已经有数千万的信众,所以

特稿:Jerry,大丁,我的朋友!—— 忆丁松筠神父
2017-06-17

他和已故耶稣会中华省省会长张春申神父以及会士陈有海神父路过该大学的耶稣会院时,经常会去东亚牧灵学院探望我们这些来自大陆、台湾及香港的留学生。一次,大丁神父告诉我,他要在该校园内的耶稣会院做卒试半年。

用“爱”谱写生命赞歌
2017-08-24

三、慷慨捐献爱心教学八十年代,宗教生活恢复后,沈阳神哲学院也于1983年恢复重建。当时师资匮乏,教区主教张化良邀请李贵林教授教理和拉丁文(当时的他虽已年过60岁,但仍坚守在教师岗位)。

再访回归后的澳门教会(一)
2007-05-18

教区开办的澳门高等校际学院已经开设了宗教学课程,包括哲学和神学课,澳门的修院以及澳门教区都随时准备欢迎内地的神父和修女到澳门进修。加强与内地教会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