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主教们正在举行全体大会,在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皮扎巴拉(PierbattistaPizzaballa)枢机的带领下前来晋见教宗。教宗感谢他们“在希望看似熄灭的地方,成为希望的火苗”。
4.法国卜拉诺奇迹1331年复活节,副主教德包莫主祭时,圣体从妇女口中掉落化解成血。清洗时血点越洗越大,水变血色。神父将带血布割下存入圣体柜,375年后仍完好。
文致和于1873年10月生于荷兰,原名弗兰斯希•胡波图斯•施拉文(FranciscusHubertusSchraven),1896年入遣使会,1899年晋铎。
堂未成而夷人叛,将纯爱颈部系以毛绳,逼之随行,愈拉愈紧,卒致勒毙殉教,时1935年阴历7月22日事也。逾三日,尸移马城,葬于北门对岸罗埂亭坪,有碑为记。
相传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曾说过:「每块大石里都隐藏着一座雕像,而雕塑家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它。」
早年信德社曾为张蕴光先生出版过《归向上主之路》、《克劳斯——袖珍国瑞士的大圣人》、《依纳爵•罗耀拉》三本译著;《迎接光照》(上下)网络出版。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遗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身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拉匝禄的复活一样。
面对着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8时40分,在庄严雄壮的圣乐声中,参加庆典活动的仪仗队、鼓乐队、朝圣团、唱经班、修生修女依次进场,教区的神职人员身穿佩有罗马白领的黑色长衣,列队入场,更显得端庄整洁,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