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新条文继承若望保禄二世在《生命的福音》中的训导,指出处死一个罪犯的生命作为对其罪行的处罚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残害人的尊严。纵然犯了极严重罪行的人,也不能让他失去人格的尊严。
因此,双方应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对话,培养互相帮助的精神,因为若缺乏频繁的交流和彼此信任,就建立不起团体;若没有团体就谈不上教育。
再者,参加扫墓者的摩托车,须停于离墓地很远的山下,若发现盗车,也难以追上,只能上眼睁睁地看着小偷扬长而去。
保禄六世是一位谦虚为福音作证的人,他引导真福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开启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进入圆满结束的阶段,进而以智慧和远见引导当时处在动荡中的教会,他甚至本着对真理之爱,采行了一些不受欢迎的重大决定。
为耶稣同时代的大部分人士而言,人子是句隐语,所以,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自称人子而预言人子的死亡时,有些犹太人不明白他的意思(若12:23、34)。
当我读到若望福音时,我感受到了这一点,「父赐给我的每一个人都会来找我;我一定不会拒绝任何来找我的人」(若望福音6:37)。我也喜欢一首基督教歌曲:「师傅,没有昂贵的礼物和甜蜜的礼物。」
比方说:「《若望福音》最重要时刻之一是耶稣与法利塞人尼苛德摩相会,他是个犹太人的首领。」(参阅:三1)。
祂引导我们说,‘我的父和我们的父,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参阅:若廿17)。天父,请帮助我们认真对待弟兄的生活,让他的事成为我们的事。帮助我们不要判断他的行为和限度,而是接纳他,首先视他为祢的儿子”。
他说:“时代在变,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常常不知道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提到关于如何处理司铎身份危机时,教宗指出对照福音中圣史路加对圣若翰洗者和耶稣基督生活的描述。
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一九七九年访问爱尔兰时指出,“在基督内更新的任务从没有完成的时候。每一代人,因着各自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都是为了基督而赢得的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