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唐山教区五家庄堂区清晨第二台弥撒由副本堂汪志永神父为7.28震亡者做了追思大弥撒,并在骨灰堂拜安所,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使众炼灵早升天国。
信德网讯11月2日是天主教会追念亡者的日子,在世信友可藉祈祷、善工、献祭等帮助炼灵,当天,内蒙古巴盟教区临河天主堂的神长教友在圣堂内拜安所后,教友们又在神父带领下去殡仪馆及公墓祭奠了亡者。
南头教堂的内景慈爱会:原名叫炼灵会于90年代由当时的本堂任力军神父成立,团体以爱为核心,其内容有看望病人、临终关怀、为有困难的人祈祷、为炼灵祈祷,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停止了。
教宗鼓励司铎按梵二精神去诠释教会的完整教义,更要正视今日社会形势的根本改变,并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培养自己父性的情怀以牧养天主的子民,并借着一生的持续培育,让自己能有充实的文化修养、爱德的精神与灵修的深度
孝爱之恩使人体验到天主是他(她)的慈父和爱,世上的一切子民都是他的兄弟姊妹,他热忱渴望救灵的心火为全心、全灵、全意取悦天上的父亲,特别是陷入罪恶或身处困境的兄弟姊妹,使他们能从困惑中因着天父的恩宠获得释放
问4:这个奉献有什么灵修意义?答:这是对上主救恩作为的记号,是对祂主权与眷顾的认信。它象征信赖上主、将一切归于祂,并纪念祂以“大能的手”救赎我们(13:9,16)。
因此,司祭最杰出、最卓越的牧职,就是能够成为弥撒圣祭的仆人,他能够转化和分发这合一的面饼。这面饼为一位司铎而言,事关两面。
教宗强调,这些牧人们以他们的纯朴表现了听从天主的愿望,让真理光照自己,以这种方式成了“建设世界和平的人。”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的是它在那所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
教宗表明,牧者们尤其蒙召倾听所有渴望与主相遇的人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