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了印度德肋撒修女,放弃了教会中学的教育工作,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换上印度最穷妇女穿的衣服自愿成为穷人,走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开始了她为穷人服务的新使命。
近十多年来,中国教会在国内外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他们应该拥有一个发挥的园地,并为地方教会提供帮助。
11月15日,匆匆休整3天之后,在李长朋弟兄带队下,门徒班学员一行四人(高随巧姊妹、聂芳修女、刘强弟兄)从西安出发,驱车460公里急赴陕西南部汉中教区贺家桥堂区,举办了为期三天半的信仰与灵修培训,主题是认识生命中的主
有时主日因为没有神父也就没有弥撒,虽然有罗建飞,褚文莉两位修女有声有色的讲道、分享,学圣经,读“信德”,但主日没有弥撒总是欠缺。为此笔者写上这篇拙稿,代表余姚堂区的教友们,寄托对沈神父的哀思。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修女们递给了我一本“信德”合订本,我打开仔细翻阅,里边的信仰生活、人生百味、复活见证、福传广角等内容真是太好了。这不正是教友们需要了解的板报内容吗?这不正是我办板报所需要的素材吗?
每逢主日即去附近天主堂参与弥撒,整个礼仪程序与大陆有不同之处,即以领圣体的礼仪来说,神父手捧圣体圣爵到弥撒间前沿,左右两旁有修女(有时是两热心女教友)手捧盛圣体的圣爵或杯盘分站左右。
第五,全国各地宗教慈善公益服务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神父、牧师、各修女会成员和信教群众,专业训练的人员极少,从服务人员队伍构成和专业能力角度反映宗教慈善公益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
我单位的效益一直不错,所以一到春节放假,我就带着我女儿去国内各地的教堂住上几天,正好教堂少有人去,所以我们母女清净地和神父、修女一起过年,互相陪伴,一起祈祷!
正如宁海作家协会滕延娟作家的《高高的皂荚树》,她说她是一个佛弟子,但是宁海天主教堂里的修女陆嬷嬷,成了她与乡民们常常怀念的人,看到了慈悲与博爱。
在绵阳堂区做修女的二姐打来电话问:“小弟你在哪里?”我说:“在成都,这里地震了。”后来姐姐因为我说“这里地震了”还笑话我:“你说成都地震了,就像我们这没有地震一样,哪里都地震了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