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在于,基基团不仅是平信徒信仰培育与实践的重要平台,更是天主教会在现代社会中践行梵二精神、回应时代需求的关键途径。
世界一向就是这样:饥饿多,资源少,一方面这表示教会的使命是以爱德、正义及分享的精神去帮助在痛苦中的弟兄姊妹,特别是最贫穷的,努力使所有的人都能度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捕鱼的奇迹告诉我们:天主知道每个人身心灵有许多需求
恰恰相反,几乎每一次的神迹都是在某种突如其来的呼求或危难发生时,耶稣在同情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催迫下,有时甚至在他人的责难和反对下,毅然决然地为回应个别人士或整个人群的需求而行的:在加纳婚宴中变水为酒的第一个神迹是应母亲玛丽亚的转求
(若6:35)粮食是用来维持生命的,是维生的基本要素,只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却无法满足心灵的需求,人的心灵需要永恒的事物才能满足,因此唯有这位永恒的耶稣才能满足我们的心灵,而且是持续的、永恒地解决我们内心的饥渴
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富贵者的病态需求。
一、方法:社交媒体等,都是一些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够发言及取得信息;二、呈现方式: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去迎合现时教友观众的需求;三、观众: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要明白我们目标观众的需求,虽说年轻人常使用社交媒体
我们在生命的软弱和衰弱时刻,可以怀着子女般的信赖祈求上主;而祈祷也使我们有能力承担贫苦弟兄姐妹的需求。
一般而言,处在这种状况的大部分人对是否能领受圣事并未有所要求,但许多人却感到自己处在教会的边缘,觉得禁止他们领圣事似乎是一种惩罚,于是对教会的圣事有一种需求心态。
当你定志要把希望放在主身上时,主不仅会满足你的所有需求,也会将你的绝望拿走。正如我们可以选择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过每天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把希望放在主身上;我们也可以护卫自己的灵魂。
这贡献能‘克服夫妻的一时冲动和偶然需求’(66号)。接着,教宗号召青年不受昙花一现的有害思潮所左右,要做勇于寻求牢固与持久爱的改革者,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