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英,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女会的修女。她性格内向,平易近人,说得少,做得多,与修会姐妹们相处融洽。
好人王大夫,这是西安雁塔监狱管理人员及家属和服刑人对王马窦教友的尊称。王马窦1934年出生于一老教友家庭,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打上了信仰的坚固烙印,热心敬主,虔诚祈祷。
王俊英便是其中一员。王俊英生于教友世家,她原在市医院工作,中医和针灸小有名气,2002年退休后儿子等她去做家务,为儿女作贡献。她退休工资也不少,生活也较富裕,根本不需她操心费力去挣钱。
1979年农历正月初五,王正爱来不及抚平深深的伤口,毅然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向了坝上,他要把信仰的春天、生命的阳光,带给远方的主内弟兄姊妹!我敢说,在当时的中国教会,王正爱是最早的教友使徒之一。
胡建民痛不欲生,曾多次想绝世自杀,整个人处于绝望境地。
由于家庭、工作和身体的原因,我已经好久没进教堂了,没想到王神父在百忙之中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的一些情况,给我送来了许多安慰和鼓励。
4、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堂、十四处苦路、圣地管建工程,应晚于1777年据李伯渔主教和豹窝当地周、贺两位老会长述:十字山创建后简易,仅在现今若瑟堂西北角山洞内举祭、念经,1987年建若瑟堂时封了洞口。
王俊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祖辈都是热心教友,他父母这一代正好经历了文革,信仰断了层。在他三岁时爷爷便去世,家里请教友为爷爷念经,小小的王俊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诵。
其间他结交了许多儒士权贵,与分封在南昌的皇族后裔建安王和乐安王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通过友谊关系再向他们讲解天主教教义发展教徒。
此乃江西教区王飞神父的真实写照。5月14日,笔者有幸对王神父进行了采访,深切感受到他在磨砺之中怎样感悟修道真谛,在风雨中如何体验奉献生活的美好。磨难让他提升生命,疾病让他彻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