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患病,也使得她的家一贫如洗。医生看她的病情越来越重,认为已没有医治的必要,家中也着手准备她的后事了。
教宗告诫道,这一切非常危险,因为它将我们与他人即现实世界分离,使我们患病。教宗最后总结道:你们在这所大学做的研究,如果不会将你们从子民和全人类历史的归属感中抽离,它们才是有效和有用的。
他长期患病于6月12日在罗马蒙主恩召。教宗在讲道中反省了“告别”这个词的含义,告别礼是每次殡葬弥撒的礼成式。教宗说,告别就是把亡者交到天主手中。天主的双手是至美的,那是因爱而受伤的手。
当天下午,“景福仁爱行”团体义工,又分别探望了本村10位因患病不能参加重阳节活动的老人,给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老人们很激动,也很开心;教友们说,有时间还会去看望这些老人。
修女提到往事时仍令她非常激动,比如庇护十二世患病时,她有机会照管教宗的个人物品。再来,就是梵二大公会议期间,她每天早上去梵蒂冈保禄小堂祈祷,祈求会议能取得丰硕成果。
罕见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梵蒂冈新闻网)“罕见疾病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同照顾患病的弟兄姐妹,把研究、医疗和社会救济整合起来,使他们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圆满的生命。”
导致肺部疾病的这个病毒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无法在一个患病和受到污染的地球上过健康的生活。与此同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人类还来得及采取行动,照顾共同的家园。
帕罗林枢机也提到托朗枢机患病的岁月。他表示,托朗枢机“很平静的接受了疾病,但从未放弃他一贯的幽默,始终全然信赖天主的旨意”。
为解救患病和受苦的人摆脱他们会经历到的孤独和遗弃,只需“片刻的关注”和“动怜悯的心”。教宗强调,撒玛黎雅人把遭逢不幸的陌生人当作兄弟,“没有多想,就改变了一切,他让世界变得更加友爱”。
但是,当他们的亲人患病卧床,呼儿唤女时,修道的儿女们却未必能听到自己父母的呼唤,也未必能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在一次参加晋铎典礼的弥撒后,我问一位乡下女教友:“你愿意把自己的儿子献出来做神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