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圣诞精神,见证信仰,让爱行动”,济南教区杨庄堂区袁广义神父带领教友代表,驱车前往东平看望(已故的)梁基业神父的母亲及家人。
教宗表示,哪里有人犯了错,哪里就有更多的天父慈悲,激发人寻求悔改与宽恕。圣伯多禄大殿内充满了感人的气氛。当教宗进入大殿时,有的人眼睛湿润,有的人双手捂住面孔,有的人合掌祈祷。
在我们受洗宣发信德的时候,主礼问受洗者说:你信全能的天主圣父创造天地吗?受洗者答说:我信。主礼再问说:你信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天主的惟一子,由童贞玛利亚降生,受苦受难,死而复活,现今在天上享受光荣吗?
教宗首先引述圣保禄宗徒书信中的话:无论是死亡,是生命,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罗8:38-39)。
对比之下,天父的形象适合于表达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差异和他的创造力的主权。只有排除掉母亲的神性,旧约才能带给我们天主的形象,超然卓绝的天主的形象,无以复加。
教宗在讲道时勉励婴孩的父母亲以纳匝肋圣家为纯朴、和谐家庭的模范。弥撒后,教宗又照例举行了主日念三钟经活动。这台庆祝耶稣受洗节的弥撒,在美丽的西斯定圣堂中,在13名婴孩柔弱的哭啼声的陪伴下进行。
但同时,天主的圣言不只是一种教义体系,一个仅供沉思默想的对象,一种高深的学问,一种神秘的哲学,更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基督徒的信德,就会变成死的信德。
20世纪,基督徒灵修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耶稣会的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神父提出:通过这世界万物的爱和敬畏态度而与天主相遇。范特勒主张,追求真理既不能脱离对爱的寻求,因为两者的主体都是天主。
今天愿藉着一则小故事、一则真实的故事,让大家一窥陆神父慈爱如父的面貌。有位妇人是我们的邻居,她的家境非常贫困,她丈夫失业,赋闲家中,他们还有一个年幼的儿子。
换一句话说,你可能心里还存在疙瘩,因为你还在死死地抓住别人伤害你的地方而耿耿于怀。你摆脱不了对他的仇恨。所以教宗方济各说:被宽恕与宽恕是一项难以理解的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