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的朝圣游记
2024-08-22

3.上海5月18日,我们坐高铁又来到了上海,第二天5月19日是主日天,也是耶稣升天节日,属于教会八大节日之一,我们就来到了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参与弥撒,可能是因为大节日,教堂里满满的人,我们去的较早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晚年的袁引修女二、袁引修女小传香港拯望会袁引修女(1924.05.14—2017.11.17),原籍上海,毕业于上海晓明女中和震旦大学,曾任教于徐汇女中;1943年在上海入会,并于1946年在上海会院宣发初愿

光启社―“传扬基督福音的小工具”
2006-10-13

今天,我主要谈谈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怎样在福传事业中充当天主的小工具的角色。

怀念父亲顾古香
2013-08-22

我之前曾在上海慈幼会的一心中学工作和学习过,对慈幼会爱主、爱人,特别是爱护青少年的工作深为敬佩,所以就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去北京。临行前,他一再嘱咐我要承行主意,全心为教会服务。

简要新闻
2003-11-24

(刘赫超)上海教区举办第四届圣歌祈祷在会本报讯10月26日,上海教区第四届圣歌祈祷大会在圣伯多禄堂举行。姚景星、牛树青、余家轩和宁波教区的徐文洲四位神父出席。

徐宝庆与土山湾
2008-10-29

上世纪初,各地工艺美术艺人纷纷前来上海谋求发展,将传统工艺与创新意识融汇,诸多海派工艺美术便因此形成。而海派黄杨木雕与此不同,它是由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收养的徐宝庆在接受西方艺术基础上创立的。

古钢琴声中再续先人友情
2007-12-10

年前优雅的意大利乐曲顿时流淌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昨天下午,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家族的后裔倪波路先生用指下优美的旋律见证了这次跨越时空的戏剧性相聚——400年前,徐光启、利玛窦和熊三拔曾经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如今,他们的后人在上海再续那段奇缘

小组讨论与分享
2016-10-19

女士组代表提出,现在大多数人对于终身执事都处于不清楚不了解的状态,并且教会目前本身对于教友的培育就很缺乏,终身执事的培育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之后再来推行,而第三小组的来自上海修院的代表提到

南方遭受水灾,教会予以高度关注
2010-06-22

特别是丰城教堂是在一个池塘上兴建,水退后恐会出现堂下陷或堂体裂缝现象。

一项沿着秘鲁亚马孙河流的福传使命
2023-04-27

一位来自伊托斯(Iquitos)的“耶稣受难慕道修女会”修女讲述了在一个地理条件恶劣但民风热情的地区传教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