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卸任后,耳聋,下肢不灵便,走路不稳当,按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没有再每天举祭的本分了,但他仍坚持在自己的住屋内做弥撒。每天念12分玫瑰经,为神父、为教友、为修女、为炼灵、为教宗等等。
王神父一见到病人就说:河北凌风神父在北沙梁教堂布道并作治愈弥撒。
记得二十几年前神父给我们送弥撒(那时我们堂区没有本堂神父,由临近的范神父兼管)、补瞻礼。晚上人们念完经,等着神父来。可时间到了,不见神父来。有人说快回家哇,神父可能不来啦!
每天除了做弥撒外,不是外出送圣体,就是跑各项对外事务,有的时候甚至忙到没有时间念日课。到了二零零八年,我给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整合,深入反思我这十年的生活。我好像过分的忙碌,甚至迷失了自己。
●引语●第一次相遇于石家庄信德社●第二次相遇于兖州教区戴庄●再谈其长寿之道●最后的时光2023年3月30日郭神父在戴庄天主堂小祈祷室早弥撒中引语12月29日本来想发“2024年底:1949年前出生仍健在的神长
正如弥撒中孟宁友主教所言:我们重回母校圪潦沟,是因为我们的圣召从这里开始,又在此完成。如果没有教友们的祈祷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艰难的信仰环境没有让他的牧灵工作止步,凭着对天主的大爱和完全的信赖,他暗地里把教友们聚到一起,给他们举行弥撒、讲道理,分享聚会,以此加深他们的信仰,培养他们的福传意识。
为此,我们在弥撒圣祭中,祈求上主,「接纳我们心神的祭献,把我们变为在基督内永远的祭品」(礼仪宪章12号)。为司铎来说,更是如此,且要身先士卒。
她的葬礼完全按照教会的礼仪进行。陈映林是王林梅的公爹,退休老教师,生性善良,德高望重。从教50余年,桃李遍地,受人尊敬。在儿媳王林梅病重期间,福传员常到他家看望病人。见他年逾八旬,行动不便。
经省有关宗教团体同意,外国人可以邀请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道场、法会、洗礼、婚礼、葬礼等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