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第一届大公会议,为讨论亚略异端的问题,当时年青的亚大纳削主教也参与。会议重申耶稣基督与天主圣父同性同体。站在大公会议的这个立场上,圣亚大纳削坚定地打击异端,树立了他的讲道典范。
例如,在《哀歌》一书中,我们读到:“婴儿的舌头,干渴得紧贴上颚;幼童饥饿求食,却无人分给他们”(4:4);先知纳鸿回顾了诺阿孟和尼尼微古城的遭遇,写道:“甚至她的婴儿也在各街头被摔死”(3:10)。
这就是创世杰作的伟大奥迹。求主赐予恩宠,让我们明白这个奥迹,永不陷入法利塞人和法学士的诡辩态度。
他表示:贤士们为我们指出进入奥迹的道路,寻找天主永无止境。当天,各国驻圣座外交使节团按照惯例参加了礼仪。
巴拉圭总统奥拉西奥•卡特斯(HoracioCartes)亲临机场迎接教宗,几位儿童向教宗献上鲜花。
1507年路德被祝圣为天主教神父就是在教宗祈祷所在的埃尔福特大教堂,那时,他曾与其派别领导人在教堂一侧的奥斯定修道院聚会,直到1511年,他一直生活在这里。
接受欢迎仪式后,教宗于当地时间下午5点钟,也就是罗马已进入午夜的时候,乘车前往城内的安东尼奥·马塞奥广场,为古巴的信友们主持天使报喜瞻礼大礼弥撒,隆重纪念科夫雷仁爱圣母像寻获400周年。
弥撒,我们已经知晓了,是一个伟大的奥迹。然而,我们的领悟能力却是软弱和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常常研读和默想有关弥撒的神妙之处。
二世纪的教父奥利振(Origin)说:“只有罪人才庆祝自己的生日。”另一位四世纪的教父雅诺庇(Arnobius)讥讽外教人庆祝他们的神的生日,这样做正表示他们的神是有生有死的常人,而非神。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比喻,因为很有力地表达了基督信徒的生活乃是与耶稣共融的奥迹。福音说:‘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作’(若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