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他依着基督徒希望的主题论述基督徒希望的团体性和教会性,勉励我们向穷人、边缘人学习望德,关心那些被生活重担压跨而站不起来的人。
有一部电影,片名大概叫《看不见的天使》,故事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年轻人不愿意一辈子过平淡无奇的生活,他想用一种惊天动地的伟大的方式来侍奉天主,有一天他就这样向天主祈祷了。
(梵蒂冈电台讯)古巴青年7月28日至31日在首都哈瓦那举办世青节,让那些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前往克拉科夫的青年能透过这个活动与教宗方济各和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一同庆祝世青节。
该弟兄冷冷地答道:“虽说我们是信主的,可是我与不信主的同学比,我样样不及他。他住的是豪宅,高档装潢,而我住的呢,你一看就晓得;我出门骑的是自行车,他骑的是摩托车,我不想再比下去了,越比越不如人。”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个信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进入教会时间久了,看见的问题多了,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忱想为教会做点事,为教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却看不到什么希望时,这种打击足已让人垮掉。
就在圣水从我额上缓缓流过时,我成为天主的女儿。于是我的生活便因此多了一份精彩。我从小常跟母亲进堂,天天跟母亲一起祈祷。我上小学时,母亲天天晚上给我读一段圣经故事。
他确实与众不同,他写了一本爱的巨著,但不是用笔杆写的,而是用自己的生活与行动,写了一部热爱基督、藐视世俗的神修巨著。
我的老本堂丁鸣盛神父,我时时想起他老人家。故事发生在日寇侵华时期。不记得是八年中的哪一年,只记得那年华北大旱,欠年无收,日本鬼子又把老百姓的粮食抢光了,农民吃糠咽菜,有的吃棉花籽麻饼,生活苦极了。
罗扎诺总主教在教区周刊网站上撰文强调,十月传教月即将结束,但教会的传教使命没有结束。因为传教是持续的,是教会的基因。在过去一个月里,教会积极致力于传教宣传、更新传教认识、大力开展传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