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象征着保禄宗徒前往罗马途中的蒙难、象征基督信徒抵制穆斯林攻击欧洲大陆。15000多马耳他青年聚集在首都港口,他们向教宗提出了有关信仰与教会之间关系的问题。
这次要理讲授仍然以《迦拉达人书》为主题,保禄宗徒在书中阐明,自由绝不是“放纵肉欲的借口”(参:迦五13-14)。教宗说,保禄宗徒以这封书信逐次“为我们引入信仰的重大新意”。
要甩掉它的控制和影响,请看五旬节后的宗徒们,圣经记述:宗徒们在五旬节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随后他们个个心里充满了圣神,表现出激情满怀,壮志凌云,胸怀大爱,不思安危地奔向世界各地为主的福音作见证。
此书讲述了耶稣受洗至显圣容,包括山中圣训及召叫十二宗徒等历史。教宗在序言中指出,此书并非作为训导,而是分享他对救主不同面貌的不同体会。
正如我在《新千年的开始》宗座文告中所写的,这样的交谈「不能奠基在对宗教的冷漠上」(56号)。事实上,我们基督徒「在参与交谈时,应责无旁贷,清楚地为心中所怀的希望作证」(同上)。
的确,这确实是圣神的工作,就如在宗徒大事录中所记载的,马迪亚宗徒的产生一样,是天主拣选了他。
(二零零六年年三月二十五日)各位枢机和宗主教,主教团及司祭团内可敬的弟兄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继昨日的枢秘会议之后,主持这台与新枢机们的共祭弥撒,我感到非常愉快。
14年前,我刚刚来到梵蒂冈的“世界之后”(ReginaMundi)圣母学院读神学,那是一所宗座圣额我略大学的附属女院校,分别以意、德、法、英四种语言授课。
教宗圣保禄六世在《玛利亚的敬礼》宗座劝谕中明确指出:“玫瑰经虽以玛利亚的特征出现,但其重心却是指向基督的。”
圣周五,在主教座堂内主教同教友一起进行了公拜苦路,纪念耶稣的苦难圣死。之后听告解,缓解座堂神父的牧灵工作压力,满足了教友办告诫的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