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也是培养我们教友成为一个爱的团体,同吃一个饼,共同成为天主的子女,成为一个唯一身体(基督)的肢体。因此,我们若愿多得神益,应当以虔诚的心火,热心恭敬的心情,有意识的参与弥撒圣祭。
教宗方济各也特地发来了一封贺函,他鼓励圣方济会的修士们坚持欣喜地扶助我们的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贫困和弱小者;教育青年,他们在至今缺乏和平的环境中时常面临失去希望的危险;接纳年长者和照顾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实践慈悲善工
保禄并不关心吃或不吃祭肉本身这件事;他关心的,是吃或不吃会不会影响到软弱的人,其宗旨是爱德。
此外,教区于一月三日公布有关杨主教殡葬礼的安排:一月七至九日,周一至周三,上午九时至下午十时,在香港坚道二号明爱中心五楼明爱公众会堂,摆放吊唁册供公众签署。
(谷16:15)我们做文字工作的,也就是承接耶稣的旨意,服从基督的召唤,将“天主是爱”的喜讯传给他人。
复活的主没有一个一个地显现给所有的门徒,却要获得显现之恩的门徒去宣讲见证祂,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因他们的见证而相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并赖祂的名获得永生(参玛廿八18-20)。
圣五伤比约神父从1918年印有五伤到1968年逝世不但身受五伤带来的痛苦,而且遭人诽谤,不理解,无端的被打击,心灵所受的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一切交给天主,充满信心地一一承受。
答:天主首先提醒百姓说:“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这是建立十诫权威的根基,表明天主是拯救者,祂的诫命出于爱与解放,而非奴役。问3:第一至第三诫涉及什么?是关于人与谁的关系?
(谷14:15)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藉发现基督的面容继续禧年之旅,在祂内,我们始终如一地寄托着希望。今天,我们将开始默想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的奥迹。
会议主题是“从事教会爱德工作人员的人性与精神素养”,旨在激励人们重温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第一部通谕《天主是爱》;并在通谕精神指引下审视教会爱德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