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祈祷网络国际部主任,耶稣会士弗雷德里柯·弗诺斯神父在罗马耶稣堂圣母升天礼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扇面向世界的小窗口。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阐述天主的父亲身分是我们希望的泉源。教宗强调,基督信仰的真正革命在於称天主为父亲。
各位主内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您们的捐款我已如数收到,您们的爱心我也如数收到!我代替那些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人们,特别是挣扎在被新冠病毒肺炎肆虐的千万个受苦家庭感谢您们!
众所周知,教会的礼仪年度有以复活节、圣诞节为中心的两个系统。知道吗,一如复活节的逾越颂,圣诞节也有宣报词,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探看以圣诞节为中心的礼仪庆典的两个宣报词的源头和内容。
中国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闵损生的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像迪尔柯、许三多、闵损生这样的人,对人自始至终抱有真诚和善良的态度,始终坚持一厢情愿的爱人之心,在现今的世界仿佛异类一般的存在,是愚蠢可笑的。
10多年前的泊头小杜庄村还是一片信仰的不毛之地,然而今天的这里及附近几个村庄已经是有二百多教友的堂口了。这中间的福传故事还要从一个六十多岁的普通农村老太太徐庆芳说起。徐庆芳有三个子女。
他对亚洲每个地方教会的理解,对中国教会的同情,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对中国快速发展变化的欣赏,尤其对内地教会传媒与社会服务事业的慷慨惠助及对我们的友情,让我们越加难以忘怀。中国传统文化讲盖棺定论。
常艳丽现在却没了那时的痛苦,“但是那时我心里已经有了耶稣,我一直想戴个十字架。”后来经人牵线,常艳丽嫁到了郭村。婆家非常穷,好在婆婆信基督教。“当时我想,嫁到信基督的人家,错不了。”
在香港,即使不是基督徒,大概也知道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而不是用来纪念圣诞老人。不过,在基督教发祥地──德国,却有一项调查显示该国四成儿童竟不知道圣诞节的由来!
圣陈昌品大教堂中殿左边的一个教堂,已经用来纪念中国的殉道者陈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