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人要有好行为与内在美,不致羞辱双亲才是真孝。更进一步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圣经提到:遵守法律的,是智慧之子;交结荡子的,是取辱己父。
编者按:《永恒的司铎》是真福施礼华神父(主业会创业人)1973年4月13日的一篇讲道词,原文很长,下设六个小标题:1、为何要成为司铎?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人怎样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呢?首先必须要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搞清楚“我是谁”?
辽宁沈阳教区的赵云龙神父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通过学习、分享,迎来了他人生的新天地,打开了牧灵的新局面。如今他担任辽宁省夫妇恳谈的总神师。为了更多地了解赵神父,我们从他儿时的信仰谈起。
喀麦隆24个教区的2500位代表出席了这天的晚祷聚会,教宗按照惯例用法语和英语向他们发表一篇讲话,勉励他们效法圣若瑟,耶稣的监护人和养父。教宗说:“他不是一个平庸的仆人,而是‘忠贞和有智慧’的仆人。
在今年的合一祈祷活动中,大家并着重于为受迫害和歧视的弟兄祈祷。
第一步:单纯的跟随。有一部分门徒可能是因为听过他的讲道而心中折服,认为他就是旧约中天主派先知们所预言的那位默西亚,那位神秘的人子,希望他能拯救他们。
有的追求起现代化的享乐;有的成了世俗恶风败俗的俘虏;有的竟为不良行为、不良风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早将自己的身份--基督徒,忘得净光,更忘记了我们教会前辈们为争取今天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大部分的人不假思索的把手举了起来。主讲人对大家的行为表示怀疑,摇了摇头。说真的,追求成长的人是很少的。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那些书籍是教友们眼中的“稀罕物”。就因为那个大大的装着信德丛书的牛皮纸信封,我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堂区的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