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本笃教宗撰写了《纳匝肋人耶稣》一书。我们知道,这本书论述信仰的宣认,是圣伯多禄宣誓的信仰。许多人说耶稣是一位先知,伯多禄则藉着在天之父的启示,代表教会对耶稣说:祢是基督,默西亚。
“爱外方人如爱自己一样”(肋19:34)会被指责为缺乏爱国精神。面对讥讽和污蔑,基督徒可能会想退缩到他们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去。
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西满伯多禄回答说:‘祢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
这是用耶稣对玛利亚玛特肋纳的话来完成的逾越奥秘,『我升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那里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那里去』(若望福音20:17)。我在远方,我感谢所有帮助湄占、清菜和巴吞他尼的孩子的父母。
然后克肋孟伟利波多把福音之光传给了荷兰人,他是乌特勒支的首任主教,其后波尼法爵及安司加把信仰传给了日尔曼人,而济利禄及美多第把信仰传给了斯拉夫人。
在伯多禄之后,世世代代的基督徒们都步其后尘称纳匝肋的耶稣为“基督”。 但耶稣并不是这样显示他自己的。有一次,当群众要宣布他为默西亚,拥立他为王时,他却退避他处(若6:14-15)。
天主就是在这些卑微的人身上成就了大事,让我们同声赞颂天主,阿肋路亚!
正如圣奥斯定所言:“我们是复活的人,因此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应是一首阿肋路亚。”八日庆期正是这首赞歌的延续,邀请每位信友在时间中活出永恒的复活希望。
依撒意亚先知称耶稣为受苦的仆人,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又说:“他坦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天主击打苦待了。”
我喜欢用依撒依亚先知的预言来解读移民现象,先知认为外国人不是入侵者和破坏者,而是重建新耶路撒冷城墙的工人,新耶路撒冷向所有人开放(参见依6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