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看见米勒,是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德斯普兰斯(DesPlaines)的加尔默罗隐修院。她坐在铁栏内,穿着棕色长袍和黑色头巾,再没有时尚的衣服和发型。
“我倒很想跟磨坊主的克丽斯订在这儿散一下步呢”,其中一个说,于是他们飞驰过去了。人们来到主前,求主祝福他们的婚姻,他们在教堂里结了婚,如此而已。很多人一生和神的关系只有三次见面:领洗、结婚和葬礼。
对许多人来说,陀斯妥耶夫斯基著名小说中伊凡·卡拉玛佐夫的抗议仍然是他们信仰一个爱的天主的最大的障碍。在一个儿童惨遭折磨的世界里,我们还能信仰天主吗?如果天主是仁慈的,他为什么容许无辜者遭受痛苦?
墓室前有两块石碑,碑题“天学耶稣会泰西受铎德品级诸公之墓”,碑上刻着六位墓主的姓名、国籍、生卒年、来华年份,卫匡国位列其中:“卫济泰先生,讳匡国,圣名玛尔听(得玛尔定斯),意大理亚国人,于崇祯癸未年入中国
据说茹达斯由于常常忙外面社交的事务,缺少时间和耶稣基督及宗徒们在一起,他没有真正认识主耶稣,所以最后竟然出卖了祂!
圣奥斯定有个美好的说法肯定这一点:“当我完全与天主结合在一起时,任何地方为我都将不再有痛苦和焦虑。我的生命将是真正的生命,充满着祢”。然而,这是哪种幸福呢?
有一天和他一同驾车时,他突然问道:克理斯,你有没有一个生活的计划?我说没有,甚至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接着他便向我述说了一些基督徒的虔敬行为,令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没有迟疑,立即付诸实行。
在圣经厄斯德拉(下)中,对此有感人的描述。人民聚集于耶路撒冷,在水门的广场前,静听法律书。他们曾在流徙时被驱散,如今他们「成为一体」,群聚在法律书前(厄下八,1)。
[47]顺治在临去世那年甚至同意了木陈等人反对天主教的主张,《北游记》中说:上一日语师,昨在宫看先和尚语录,见《总直说》中有《辨天三说》,道理固极透顶透底,更无余地可臻矣。
连伟大的教父奥斯定也承认圣三的道理不容易说明白。说只有一个天主比较容易,但要说一个天主内有“三位”,则人的语言就显的很贫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