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神父主动、真诚、亲切与勤劳善良的分水农民相融,像对待弟兄姊妹一样,给他们悉心传播耶稣的福音和做人的真理。
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们讲解要理的主题完全集中在耶稣降生成人的奥迹上,谈耶稣来自何处这个问题。教宗说,耶稣是纳匝肋人,生于白冷,但祂来自天主,是天父的唯一圣子。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徐家汇大堂的老本堂,圣德不凡的蔡石方神父,于1993年圣诞节写给侄子、侄女的一封信,信中说:人是因信德而生活的,没有信德成不了天主的儿女,等于耶稣没有为他降生救赎,是多大的损失呀!
记得有一次您出门要账,那是个下雪天,您摔倒了三次,反倒说,我跟耶稣一起跌倒了三次。您的爱主的热情是我们亲眼目睹的。但是我不明白天主为什么让这么伟大的妈妈就这样去世呢?天主您的旨意在哪呢?
教宗要求要理教员们不要害怕同耶稣一起到边缘地区,他举出旧约约纳先知一例,这位先知因天主打发他去尼尼微城传道而感到恐惧,因为那座城不在他的安全范围内,不属于他的公式,而在他的世界的边缘。
教宗说:这节日事实上让人看到双向行动:一方面是天主走向世界、走向全人类的行动,整个的救恩史在耶稣内达到巅峰;另一方面是人走向天主的行动,我们想想宗教、寻求真理、走向和平的子民、内在和平、正义和自由。
经常到访朝圣地的伊斯兰教徒萨曼纳说,博物馆使她更加了解先知耶稣的事迹和亚巴郎的伟大教训。也为访客担任义务导游的萨曼纳说,她对童贞玛利亚怀有“极大信德”,她称是圣母的祝福使她诞下一名婴孩。
耶稣说过这话。若我们游览罗马,前去斗兽场,我们便会想到殉道者是那些被狮子咬死的人。然而,殉道者不只是那些在那里或其它地方被杀害的人。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若四5-27),藉此事迹强调对话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宗说,耶稣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却还是聆听她,与她对话。
在当天礼仪的《福音》中,耶稣向祂的听众们提出了爱德的金科玉律:去爱、行善、祝福和祈祷(参閲:路六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