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骄傲的是,在不同场合目睹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印度德肋撒修女和罗哲修士三位世纪伟人的风采。记忆最深的是1994年的圣地朝圣之旅。
澳门大三巴堂汽车在城间穿梭,不一会儿就抵达了圣若瑟修院,它是专门培养修士的大修院,人们习惯叫它三巴仔。若瑟神父年近八旬,精神矍铄,慈善满面,谈吐诙谐幽默。
教区神职班、修士修女和教友们热心侍主,全力福传,勤俭节约,慷慨奉献,形成了教区清廉向上的风气,树立了善表。
每一对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们有辉煌的人生;我们神父和修士修女们也希望教友们都有成功的事业。然而,基督徒对孩子们的期望却远超过社会潮流的辉煌与成功。
过去,人们对神父、修士和修女都非常尊敬,因为他们是天主的代言人。然而,由于教会开始“世俗化”,修道人也在个人生活,以及宣讲福音上开始“稀释”、马虎,人们渴望的“神圣”和“权威”也日渐淡化了。
所以,作为基督徒,我们首先要爱家人、爱神父和修士修女、爱有困难和有急需的基督徒。爱近人既是我们落实主耶稣“爱的诫命”的具体责任,也是我们“练习爱人”的训练机会。
这个光明与黑暗、天主与世界相遇的基督信仰舞台,由天主在圣诞节敲世界之门拉开了序幕。虽然世界原属于他,但却不接受他(若1,5~11)。尽管如此,世界仍不能阻止他的到来。
歌曲谱写完成后,在辅大举办了音乐会,单国玺枢机莅临并致辞,辅大合唱团及台北一些堂区合唱团和总修院修士们演唱了这些新歌。此后人们又在新竹和高雄开办了几次这样的专题音乐会。其中的一些歌曲录制成了CD。
我快速打开,一条消息跳入我的眼睛:修士,在吗?旦旦病了!哦,是感冒了吗?我回复。不,不是,他已经昏迷三天了。什么?他怎么了?脑积水压迫了神经,怕是过不去这关了。告诉我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现在教区有神父8位,但在堂区具体工作的只有6位,现在教区的神父们都很注重福传工作,每年都会举办很多的培训班,由其是在寒、暑假期间,我们都会请一些在修道院放假了的神父和修士帮助我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