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度到了一起走出隧道,手牵手,同心协力、资源共享的时刻……,我们现在反而显示出,我们内还没有耶稣的精神:仍是加音的精神──不把亚伯尔看为兄弟,却把他当作对手,并且计谋要如何将他消灭。
天主用祂的真理加强了我的框架,并将祂的爱倾注在我向祂开放的心上。祂以祂的美善使我心平气和,并能满怀希望将我的目光凝视祂,天主是建筑大师,是我灵魂的爱人。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注释:作者加扎尔(DavidGazal)是一个称作“圣若瑟外展服务”(Joseph'sOutreach)的慈善机构的创始人。
当时在那里关押的有:刘亚尔米达院长、谢宝琳、刘加琳、张悦雅、胡方济、宋清贞、李崇谦等修女,还有李笃安、余志毅神父。但大家平时都不能彼此交谈,只有在放风时能远远地望着,用目光来传递彼此的鼓励与安慰。
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这篇经文的上下文来看,它表明:对路加来说,真心爱仇是做基督门徒的特征。 耶稣的话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一种是“罪人们”,也就是那些不按照天主和他的圣言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文艺福传大大拓展了福传的广度,加强了福传的力度。
五、圣人的芳表:孝道的典范教会历史上有许多圣人,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孝顺父母的榜样:圣母玛利亚:圣母在加尔瓦略山上,即使心如刀割,依然接受了耶稣将她托付给宗徒若望的安排(参阅若望福音19章26-
(则36:26)我们只是给你们传扬福音,为叫你们离开这些虚无之物,归依生活的天主。(宗14:5-18)我们因受洗合而为一。(格前12:12)我们的天主降生人世,与人同居共处。
二、人生至宝 人性虽然脆弱,在世生命苦短,所追求的世物又是「虚中之虚」,但是却有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这个渴望使人异于其他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