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透过复活纳因城寡妇独子的福音事迹,讲解耶稣对世人的怜悯,即天父对子女的慈爱。教会因耶稣的慈悲和爱的举动成了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她的子女。
能不能因为一味地去学习他们,把我们教会的传统全盘否定呢?教会发展得缓慢,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想从我自己的经验来分享念玫瑰经的必要性。我出生在一个教友家庭,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奶奶进堂念经。
1618年4月26日复活节后的周一,德国青年亚当•沙尔(汤若望)与其他21名青年耶稣会士在葡萄牙里斯本码头,踏上了名叫“善心耶稣号”的航船,满载着价值一万金币的天文、地理、神学著作及科学仪器起程赴澳门
他们不讲抽象的理论,而是把他们的所见所闻说出来,即见证耶稣死了而又复活,证明他就是主默西亚,只有相信他才能得救。宗徒大事录记载伯多禄这样说:这位耶稣,天主使他复活了,我们都是他的见证人。
就这样一个众人眼里的大能人,却在救灵魂、恭敬天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年迈的母亲多次苦口婆心劝他认识天主,也曾多年为他祈祷,求天主转化他的心,但最终还是没能看到儿子的回头,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此时此刻,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天主正在哭泣,为那些不幸死于地震灾害的人们哭泣;为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哭泣;为那些正在生死之间挣扎的人们哭泣。
教宗还强调:信德是天主的恩典;若我们脱离天主的子民和教会,就不能获得这份恩典。 当天礼仪所选的两篇读经向我们展示了两组人。第一篇读经谈到那些在圣斯德望被杀后由于迫害而四散的人。
我认为,教宗在柏林向国会议员们发表的演讲是他极重要的演讲之一,他令国会中的广大听众明白以天主为依据的重要,就是,以天主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价值观和保护人性尊严的坚固基础和依据。
教宗方济各在访谈中概述了自己的容貌,说明了他对耶稣会的看法,分析了今日教会的角色,指出牧灵行动的当务之急,也回答了关于福音宣讲的问题。
人类社会历经深刻的转变﹐这是二十世纪近几十年来显著的特征。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率先使用「新福传」的说法﹐用以指称第三个千年的教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