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信仰上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祈祷与生活分开:祈祷是神圣的,生活却是污秽的。正如根基不稳的房屋经不起风吹雨打,空口的赞美也不能增加天主的光荣。
抛开学识、口才、年龄、阅历、才能等不提,传教的成效,往往与传教者的道德品质高低和人格地优劣休戚相关。人之所以拥有位格的尊严,乃因人按照天主的肖像被造,人有灵魂。而“道德生活的操练,证实人位格的尊严。”
今年五月份,我与先生赴德国和奥地利旅游。我们坐在旅游大巴上,每经过一个小村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那高耸尖顶的教堂。欧洲国家有一个古老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能超过教堂。
天主与我们同在,这是基督信仰者的一句豪言壮语。这一句话,曾给无数的灵魂带来过天上的安慰。但曾几何时,你真的感觉到天主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生活里?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真实经验,我就是其中之一。
80年代末期我上高中时,期偶然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男中音在播放宗教节目:“天主在生活和工作中与我们每一个人同在,他和我们交谈,指引着我们……”在无神论环境中长大的我,乍听感觉很诧异,继而发笑:“芸芸众生,
来修院的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在这里我愿分享与天主的恋爱史,这是一个美妙的旅程。我来自衡水农村,从小长在一个老教友家庭,自然也算是一个老教友。
邦多波神父解释道:「这一切都让你感受到天主的恩宠藉由圣门,藉由首先在中非开启的禧年沛降在我们身上,并且正在扩散到全国各地,带来真正的和平与慈悲。因此,我们度过了一个和平又慈悲的圣诞节。
他们的灵修与司铎的灵修又是否有所分别呢?
巴金的作品与《圣经》的教义完全不同,可他时常也引用一些《圣经》中的话。
太原总堂在耶稣圣心节举办了“圣心讲座与分享”,由潘利忠神父主讲。主题是:耶稣的慈悲与救赎。他说:天主就是爱,天主的爱体现在:造化工程、救赎工程和圣化工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