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访问时,人们从电视看到教宗走在第五大街上的情形,他的笑容、他对人的慈爱、他的和蔼可亲,激起了美国人对他的热情、友谊和亲切感。
妻子李书琴听到丈夫最后一句话,激动地说:“真心感谢天主,感谢我们的教区长,感谢远道而来为我们无私奉献的神父和分享夫妇,让我们重获了婚姻家族的温暖和对方的爱。”
我们看见我们的援助激起了善的涟漪。比方说,有一户从我们这里收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人家,后来帮助另一个家庭修建屋顶。所以说,这里有许多团结互助的善举。在这些条件下体验到这一点,为我仿佛是个奇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障孩子家长在见到记者采访时,激动地流下眼泪嘶哑着声音说:“你们教会办的这个学校真好,来此服务的修女、老师们太伟大了,这个地方是被媒体忽略了的角落,应当大力向全社会宣传倡导。”
目不转睛地盯着顶层第二个窗口垂下的一面红色教宗徽旗帜,大家都在等待、企盼,不久,身穿白色圣洁袍服的教宗出现在窗口,向广场上的数万信友们挥手致意,为罗马和全世界的信者祝(赐)福,这时,人群沸腾了,欢呼声响彻云霄,我们也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
这时就需要企业家将个人信仰激发至更深层次,即建立企业信仰。纵观中国商史,但凡能够持续经营的企业,都树立并坚持了正确的价值信仰。企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卓越的价值信仰。
事实上,坚持不懈地宣讲福音也给教会注入了生命力、激发了教会的热情和宗徒精神;更新了教会的牧灵方式,使其越来越适用于新形势——包括那些需要新福传的情况下;在传教动力的振奋下&mdash
宽恕激发人爱和接纳的能力。当人成为宽恕的给予者,人就有了爱的能力。
82岁的邢珍海激动地说:你们送来了天主的关爱,我们村又有了通功念经的地方,我多么希望临死前办一次妥当神工,好去见天主!
他的形象、他的精神还活在信友心中,激发着不计其数的人走上成圣的道路。他确实与众不同,他写了一本爱的巨著,但不是用笔杆写的,而是用自己的生活与行动,写了一部热爱基督、藐视世俗的神修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