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主教曾说:神父要想去福传,神父要想成为合格的神职人员,必须把握住灵修的度,必须常常拜圣体、念日课、做默想和自我反省。每个周五我都会在教堂里,在圣体跟前默想耶稣十字架上的渴。
有一特色是“信仰答疑”课,慕道者通过七八个月的学习,再加上生活经验,不免会遇到疑惑甚至是冲突,例如:关于殡葬长辈的问题,子女信仰选择的问题等,此时就是答疑解惑的最佳时机,让他们在领洗之前无任何障碍,无忧无虑地接受圣事
A:这从我的经验的话,我会跟她们说可以自学,因为现在网上的课很多,不是非要出去学习,自学的能力要强一些。我现在就是每天要求自己学点东西,自己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一些实用的东西。
1941年,绥远教区小巴拉盖小修院的课堂上出现了一位正襟危坐,专心听讲的少年;祈祷所里出现和救主耶稣密谈倾诉苦衷的虔诚弟子;篮球场上出现一位顽强拼搏、勇猛刚毅而又英俊潇洒的篮球队长。
李神父对待神业非常重视,一年四季雷打不动每天4:30起床,起床后先念日课、做默想,这是他与天主连结的桥梁。
在修院陶成的日子里,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那是我们一起高兴的时刻;劳动、修建家园,那是我们共同付出的时刻;争辩、争吵,那是我们加深认识的时刻;念玫瑰经、日课,那是我们共同勉励修德行善的时刻;准备期末考试
现任青山本堂的王永亭神父,在修道院的课堂上听过范神父的讲课,至今仍保存着记录讲课内容的笔记本。
我的老师在教书期间,即1946-1947年,前后两次在法庭为南京大屠杀作证,一次在东京,一次在南京,但是他在课堂上从来没有向我们讲南京大屠杀。在我的印象中,老师不到50岁,但显得很苍老、很疲惫。
在世纪交替时,他们还受邀到上海复旦大学讲学;最初三年(1998-2000年),他们在春季时去上两周的讲座课;之后每年秋季去上一学期的课程,一上就长达九年(2001-2009年)。
二十世纪,巴黎外方传教会也派了神父们到台湾岛、毛里求斯岛、马达加斯加岛、印尼群岛和新课里多尼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