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在世俗的生活中,依靠天主。并充满耶稣基督的博爱的精神,以面团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的事业。你是一名教师吗?让人从你为人师表的美德中看到基督的慈爱;你是一名领导阶层人士吗?
然而,当人们长久地浸渍在内心的阴暗之中,又是什么总让人张开双臂,越过世俗的纷争,越过人心的内战,渴望亲密拥抱友谊呢?我想这就是因为天主珍藏于每个人内心的爱。
就连在意大利最着名的世俗文化殿堂之一,费尔特里内利(Feltrinelli)书局,教宗这道讲论基督信仰的爱的通谕也是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没有世俗式的家庭、子女,然而所有的人都成了她们的兄弟姊妹、神子、神女。
对每一个人来说,诱惑是一个很危险的时刻,而诱惑的试探会随他成为一个光明之子或世俗之子,在此,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是人如何把诱惑的试探变成人性和灵性成熟的时刻。
堂身的一幅对联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我们拜着苦路直达山顶,崎岖的山路象征着世俗之路的曲折和升天之路的艰难
教宗解释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的心里没有杂念,不受世俗事物的束缚,只期待天主的国。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服务与奉献的人在世俗眼里好似一名失败者。但事实上,只有失去生命,才能重获生命。因为一个人若是为了热爱和效法耶稣而舍弃性命,意味着他战胜了死亡,将生命献给了世界。服务的人,必得救。
教宗解释说,在生活质朴方面,应当避免任何形式的两面派和世俗,而以与上主及弟兄的纯真共融为基础;在语言质朴方面,则不要做复杂教义的宣讲人,而要做为我们众人死而复活的基督的宣报人。
「而撒杜塞人却在与世俗权势、与帝国的妥协中寻找救恩。前者在圣职界的派系中,後者则在政治界的派系中寻求救恩;但子民具有分辨的本能,不相信他们。子民相信耶稣,因为耶稣以『权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