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二四19-21他们(前往厄玛乌的两位门徒)回答说:「就是有关纳匝肋人耶稣的事…我们的司祭长及首领竟解送了祂,判了祂死罪,钉祂在十字架上。我们原指望祂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
其实,这与耶稣的意愿完全不能相容,因为降生为人的天主子和他的教会之间,有着深刻、分不开和奥秘的连续性,因着这个连续性,今天耶稣也临在他的子民中,尤其临在宗徒们的继承人中”。
因此,我想要和你们一起默想宗徒大事录的章节里,耶稣对圣保禄说的「起来!我要选派你去为你所见之事作证。」
耶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保禄宗徒从中体会到了基督对他的那份渴望,懂得了福传在他生命中的分量,因此他说: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没有了神贫做基础的爱德行动,会沦落为单纯的行动主义,甚至是施舍。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有必要从教区的层面采取行动,让我们教区和堂区的活动方面,也能体现我们的神贫精神,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并鼓励关注和照顾穷人。
这天,乘着东升的旭日、带着绯红的朝霞,耶稣与十二位门徒一齐走到山坡上。
所以,她从小就教导儿女爱穷人,要从穷人身上看见耶稣……母亲尊老爱幼的贤德在家乡极具口碑,对祖父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
随后,圣神的智德会告诉我们如何回应他们。教宗勉励说:不要害怕与任何人对话,但不要有劝人改教的意图,因为劝人改教是一个陷阱。他引用本笃十六世的话说:教会成长靠的不是劝人改教,而是她的吸引力。
在我们教会里是否也会程度不同地产生粉丝现象呢?记得好几年前教区对神职人员进行大调动,有个堂口原来的神父走了,新的神父来了。这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福音中耶稣被问道:“主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路十三23)在耶稣时代,这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