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王志国会长告诉笔者:我们除了学习圣经以外,就是演教会的文艺节目,学习圣经能丰富教友的信仰生活,演文艺节目能活跃教友的业余文化生活,并能吸引教外朋友的参与,对福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本该在天主跟前作一名天主的好女儿,可恰恰相反,在这五十多年的岁月里只顾肉身生活,为世俗奔忙,年轻时上班忙于工作和生养儿女,退休后是忙予家务,从来没有把恭敬天主放在第一位,更谈不上看圣经及作福传工作。
会上,恭读了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中天主造人的部分,围绕这段圣经杨家堡堂区主任司铎、山西修院讲师郭全智神父为青年们做了“人性的尊严”的专题讲座。
圣经上说:“天主给人多,向人索取的也多。”关于智慧,谁不想聪明能干呢?而仁慈的天父却不是平均分配智力的,祂自由地给每个人不等量的智慧,我们怎能埋怨上天不公呢?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缺少礼仪,就是「没有基督」的基督信仰,只讲求内在的信仰,而礼仪、圣经和圣事乃是达致与基督相遇的「具体媒介」,基督「透过圣事的标记临在于圣神内」。
我以后就去当神父把大爱献给更多的人……时光飞逝疫情开始啦,疫情开始时浩铭回堂弟家,我要求他们兄弟三人每天坚持大声朗读德训篇、箴言每日一章,孩子逐渐长大,压力也越来越重,我担心他,就每天坚持在他回来后以夹杂着川味的普通话大声朗读圣经
首先,让我们自问:《圣经》关于孩子给我们讲了什么信息?奇怪的是,在《旧约》中,除了雅威的神圣名字之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ben”,即“儿子”:几乎有5000次。
我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练字,台湾三年读圣经研究生期间,我都没有放弃过,每天晚饭后,都要坚持练习一个小时的赵体字。在练习过程中,田老师许多教导,一直回响在我的脑际。
以天主的行动为先教义部的文件指出,“教会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根源,从中汲取她的存在和作出见证的生命活力,即由《圣经》和圣传所证实的天主圣言,以及在礼仪中所举行的圣事,并通过这些圣事,不断被引向基督逾越的奥迹
学习圣经,参与圣事,祈祷都是享受福分的时刻。当我们在每天的醒悟中与天主一起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就是在福中行动,就是享福。享福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与天主同行,以主耶稣的眼看,以祂的耳聆听,以祂的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