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难,那真是太难了,难就难在我们很难迈出那艰难的第一步,难就难在我们很难克服自已的软弱,难就难在我们很难放下我们自身让主耶稣和天主圣神来完全占领我们,难就难在我们习惯于用人的眼光去看我们周围的事物和我们身边的人
接下来,就是拜马槽高潮,我们家境虽然清寒,仍然穿着最好的衣服,整整齐齐地走出家门,少年们三五成群提前预约什么时候到哪一家去。
“好撒玛黎雅人”(TheGoodSamaritan),告诉我们要善待近人,特别是需要的人。从撒玛黎人的故事,让我们反省两个问题:一、为获得永生我们该做什么?二、谁是我的近人?
而今,贝尔格里奥教宗表示,我们也在同样的礼仪和精神背景下,「纪念并向天主子民再次推荐这道通谕」。
我们在教宗的陪伴下进入这项呼吁的深处,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超连接却又支离破碎世界中,但我们是用信德的目光去看现实。事实上,这是一道写给所有人的《通谕》,但以信德为出发点”。
耶稣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爱人如己的榜样,我们当然也该按着他的“模式”不折不扣的去实践,正如伯多禄宗徒所说的:“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了苦,给你们留下了榜样,叫你们追随他的足迹”(伯前二21)。
在看了几位宣讲福音的见证人后,我愿意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喻的灵感下,从四点来总结这一系列关于使徒热情教理讲授,我们在这个月庆祝了《福音的喜乐》颁布的十周年。
今年(出于牧灵考虑,我们的会庆复愿在元月13日举行)我们有一位年轻的修女进行了复愿礼仪。弥撒由主教的代表徐文洲副主教主持,本会28位修女参与感恩祭,见证洁如•陈双波暂愿修女的复愿礼仪。
手指伸入社会伤痕的信仰教宗指出,我们不需要自我封闭的宗教情愫,它在举目望天时一点也不关心尘世所发生的事。相反地,我们的信仰应当扎根于那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祂进入历史,医治破碎的心。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若翰·叶荣华主教已离开我们三年。但他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如同璀璨星辰,在我们的记忆天空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