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寻找我的羊,亲自喂养我的羊,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引导;受伤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疗养…(则卅四11-16),若望福音中这个「牧人与羊」比喻,也是在这个传统背景之下,讲述耶稣基督和若望团体
人权始终是教会和教宗关切的对象,在这次新年向外交团讲话中,教宗当然再次提出来,他说国际团体越来越意识到当代所面对的巨大挑战,而且也努力采取具体的行动,例如联合国去年改组成立的人权理事会。
当家庭负担沉重、公共制度无力支持时;当青年厌倦虚假承诺、感到幻灭时;当长者与身心障碍者感到被遗弃时,主教便是那位不以空洞解答,而以一个努力活出福音的团体临在于他们当中,以简朴与共融为风格。
基督徒之间的友爱也是如此。最小的、最弱的、最穷的应该能触动我们:他们有权利抓住我们的心灵。的确,他们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应该爱他们,款待他们。
有很多我们不能进去的国家,有很多缺乏改变的障碍--卢旺达,基督徒的基督徒种族灭绝--在高度受限地区建立一个教会要付出极高代价,更别说数百数千。还有如此多事情要做,看起来我的孙子辈可以看到神完成使命。
而被基督徒认为宇宙间唯一真神的上帝,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其存在好象已受到日趋严重的挑战。
教友们自发组织了文艺宣传队、讲道福传组、音乐团,在教区神长们的领导下,积极活跃在三区九县的各个堂口;他们鼓励教友们在信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力争把基督徒大家庭爱的温暖活出来,为吸引广大教外朋友前来学习、慕道
我说:我们天主教,信天主、信耶稣的人就称为基督徒。我觉得你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我为这句话而感动。为自己的信仰在人前得到肯定而受到鼓舞,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经历呀!
这样就需要我们每个基督徒义不容辞地大力传播天国的喜讯。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从天命、尽人事,全力搞好教会的福传大业。
然而,教宗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当我们基督徒剥夺良心自由时,等于在走回头路」。教宗说:「让我们想想基督徒医生和教会医疗机构,比方说,在安乐死的问题上,他们没有良心异议权。怎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