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录»中会众团体隆重的礼仪祈祷结构也强烈唤醒我们重新发现感恩祭具有的卓越和转换功能。我特别愿意强烈邀请大家信守主日弥撒,让主日成为一周的真正核心!
主教们提出,堂区和信仰团体应该联网,本堂神父往往是第一个要理教员。圣人和殉道圣人也是世界主教会议小组反省的中心议题,他们是宣讲福音令人信服的证人。
四天后的12月29日,圣伯多禄广场在下午18时将重新聚集数千名少男少女,他们来参加泰泽团体筹办的年度欧洲青年聚会。教宗将与他们共度一段祈祷的时光。
经由神父们彼此交流自己的生命故事,借着团体的共融并在天主的恩典中找到慰藉。分享会后,邀请刘丹桂主教为当天弥撒的主礼,为三天活动画下完美的句点。其间,特别感谢新竹教区牧委会长联谊会的慷慨奉献。
在这里﹐一方面﹐其他宗教的信徒人数增多﹐堂区团体难以接近年轻人﹐标榜着个人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生活形式盛行﹔另方面﹐有许多人在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一个不会破灭的希望。对这一切﹐我们不能漠不关心。
在祭台上或祭台旁,应供奉有被钉之基督像的十字架,让参礼团体清楚看到。这类十字架,使信友回想吾主的救世苦难,即使在礼仪庆典外,亦宜留在祭台近处。
教宗在讲解要理之后,用不同语言问候了在场的各国朝圣人士,他祝愿这几天为基督信徒合一举行的祈祷活动,能激励各信仰团体努力持续不断地向天主祈求合一的恩典并度友爱共融的生活。
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忠贞和生活与信仰的一致,在世界和教会跟前有见证的特别价值(家庭团体劝谕,83)。
再看我们今天的教会团体中,如此众多的人生百态犹如加纳婚宴的重演。
我们不能要耶稣﹐却不要祂亲自创立、并在当中与人共融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