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后,李亚纳教友分享参与活动使自己的信仰也获得坚固和提升,“在李奶奶的身上看到了信仰的见证,她每天为儿孙念玫瑰经,为此有人夸奖她,李奶奶却说,我不要人的夸奖,只是为爱天主。
同时呼吁大家以已故的苏臻神父为榜样,沉心专务祈祷与灵修,不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心追求天上的荣耀。
弥撒过程中,教友们以真挚的祈祷表达心声,不仅为自身与家庭祈求祝福,更将心愿延伸至更广阔的层面,祈愿世界远离纷争、实现和平,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弥撒结束后,神父教友一行并未停歇。
在这些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不理睬那些恶言恶语。由此可见,或是以善意形式讲事实,或是以嘲讽、愤怒和蔑视的口吻去谈论,其间差异看似微小,但实际效果却可能截然不同。
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即刻鼻断气、心停跳、体变僵。而且这笔寿命“存款”是上主根据各人的人生之轭的轻重、难易和所需的工作日的长短,决定给人存款数额的多与寡,一次性存放。无增无减也无奈!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
正如我的前任本笃十六世所说,那教导「合乎实际,因为它考量到世界上有太多暴力、太多不正义,因此除非有更多的爱及更多的善,无法克服这情况。这种『更多』来自天主」[iii]。
此项举措,如引起一些团体和个人的“失望”与“难以接受”,我诚恳地邀请他们在祈祷中接受“逆境”,在圣言的滋养下,忠于教会训导;放下“纷争”与“不睦”,因为“圣神的效果却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
妓就对媪说:“我昔日曾把此身许给秦学士,现在也不食言。”于是就穿上丧服,赶赴藤州。行了数百里,遇到少游的棺材寓于旅馆,她要进去,却被门卫拦住。
这时,才真正感受到过往生命中的信仰是那么地不实在。只有现在,四肢被缚,并且身处深渊之上,才真实地感受到主是那么地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