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香港姚崇杰神父的观点:首先,司铎不是他自己主教的神职,或者为他自己的主教;而是教会的;他同时生活在与普世教会与本地教会的共融中。其次,在地方教会中,司铎与其主教有特殊的关系。
福音是心灵赤贫的真正解药;基督徒不论在哪里,都蒙受召叫去宣扬释放人的福音,告诉大家:罪惡是可以得到宽恕的,天主比我们的罪来得大,祂时时无偿地爱着我们,而我们是为了共融及永生蒙受创造的。
相信主教老人家会继续为我们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们祈祷,愿天主祝福我们活出基督的精神,彼此接纳,互相帮助,友爱共融,并使我们能够继承老一代神长的遗志,全心全力服务天主托付给我们的天主的子民,做天主忠信的和平使者
因此,宗徒这一名词的广义用法充分显示整个教会就是一个团体,是一个由天主圣三所聚集的共融体,因此必须是宗徒的,也就是说,是被派遣的,是来自天主的,是继承宗徒的。
去年,共探访了100多人。白水堂区的教友们为孙发红家修补房屋有一次,现任副本堂庞引乐神父、范雪和几位教友去医院探访病人。
迄至一九二八年春,大功告成,圣堂中的圣体灯已开始放射光明,其他加议厅、饭厅、寝室等共五十多间亦已竣工,规模宏伟。至于修院的工作,从创院开始,就注重在当地的环境,从事耕种、畜牧等工作。
年轻神父帮乞丐清洁整理了一番,便与他一起走进了圣伯多禄大殿,在教宗秘书Dziwisz神父的引领下,进入了餐厅觐见教宗,介绍过后,他们坐下来,共进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忘不了老师与我们同桌共食,起居相随的时光,神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留意我们的需要,茶余饭后,谈笑风生,使我们在清贫的生活中,体会到弟兄们同居共处是多么美好甘甜。老师是导师。
这是教会之间共融、分享、爱德的深刻表现形式,使每个人都能聆听、再聆听使人健全和接近真生命的源泉——圣事的宣讲。
在丝毫不弃绝个人责任的心态下,人对天主的自由回应却成为「共同的责任」-那是在基督内、同基督一起,藉著天主圣神的行动所应尽的责任;这回应也成为与那让我们能多结丰富果实的天主的共融(参阅若十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