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样会免不了疼痛或难堪,但却能使自己不二过,把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不致越陷越深。正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员们认认真真地省察自己是否属于耶稣,是否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基督徒。
听完张建升的介绍,我连声称赞他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大好事,同时,脑海中也冒出了一个想法:我觉得教友主内择偶难的问题已摆在了教会面前。
他说:比拉多把这个问题放在一旁,视为没有可以得到的答案,因为它的任务难以完成。教宗进一步为读者指出,没有真理,人就无法领悟生命的意义,任由强势来支配。
为什么许多人感觉不到圣神的充满,原因之一应该也是怕与爱的问题。
问题就在于:我只是每天流于形式地祈祷,缺少了血肉般的祈祷意识和精神。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有时生活中感到缺少了一种灵修动力,感觉到生活没有中心和重心,生活变得极度情绪化。
面对此类问题,我们也许会很干脆地回答:是!但是,实际生活真的是这样吗?不然吧。
直到儿女们长大成人后细细品味,母亲为儿女洗脚十几年,决不单纯是卫生问题,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关爱、呵护与期待。儿女也正是在父母不断付出爱的环境中长大,这种爱包含了多少欢乐、劳苦、牵挂与无奈。
(格后5:14)圣座教育部在《有关传福音某些问题的教育性通告》中说:许多人不再跟随主所吩咐的传教使命,他们以为传教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教宗在证道时引用了当天的读经一内容,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天主在以色列子民的历史中时时彰显他的仁慈,为什么他允许选民被充军到巴比伦?天主是否没有能力去阻止悲惨事件的发生?难道天主不是全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