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5月13日中午,在葡萄牙的一个名叫法蒂玛的小村镇中,三位小牧童路济亚、雅琴达和方济各(均在10岁以下)与一棵栎树上出现的一位漂亮无比的女人谈了话,这位夫人叫他们从现在起一直到10月13日为止,
二十年前,我就觉得乡下这里好舒服,空气新鲜,风景好,又没有交通拥挤,现在这种好感更加强烈了,当时的年轻神父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他一方面招呼我坐下,一方面仍在应付许多事情,我感觉到这个小村落的每个人都是他要照顾的
以下是来自菲律宾的一个经验:「我们的小肉食店因牲口爆发传染病而濒临破产,开始负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营运下去。透过你们及时和定期的帮助,我们每天才能有一顿安乐的茶饭。
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领奖台上,许多伟大的人物曾发表激情澎湃、高屋建瓴的演说,德肋撒修女却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曾与一个有着八个孩子的印度家庭有过一段最不平凡的经历。
志愿者小德兰姊妹如是说。午餐之后,在农家乐院外,露德之家向感人者朋友们赠送了《圣经》、药盒,西安教区《信仰与生活》及露德之家志愿者红马夹,欢迎他们以后参与露德之家志愿者共同探访病人、服务病人。
母亲因为要照顾小外甥,还要做饭,所以我一人挑起了在医院陪伴和照顾爸爸的担子。刚开始,我只是陪着爸爸输液,问问他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上厕所等等。
我的大女儿天资聪明,小学时在学校里常是名列前茅,这些年因为我总犯病,对她的成绩影响很大。去年中考,我们为她能考出好成绩,去了山西板寺山朝圣,女儿顺利地考入了重点中学泊头一中。
(创1:26)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在一宅老屋前,那一刻,我触摸到了老父亲那悲悯的心灵。第二个故事是去年九月。由于侄儿要赴杭州念大学,我们一大家子提早庆祝中秋节。
耶稣立刻伸手拉住他说:“小信德的人啊,你为什么怀疑呢?”(玛14:22—33)伯多禄一念而踩浪行波,如走陆地;一念而沉涛溺水,似有灭顶之灾。这一念之间的天渊变化正是他心灵变化的反映。
也许正是这一经验的启发,十几年独自漂泊异乡,无论是泊在别人的屋檐下,还是依偎在自己的小屋里,无论是独自散步,静斋灯卷,还是默想祈祷,在寂寞的景致里,都对如何做自己的朋友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