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会由波兰移民的使徒博格丹·扬斯基(BogdanJanski)於19世纪在法国创立,把宣讲复活的基督作为信仰生活的使命,服事天主的国。
(译者注:走出自我就是走出礼仪,走进生活;走出教会,走向社会。)
当我们仍然生活在现世时,没有一个人能够享受在大伯尔山上的那种生活。事实上,人生就是一条信仰的旅途,就因为如此,我们生活在半明半暗的时候远比生活在光明中为多,阴暗和黑漆漆的时候决不会缺乏。
“喜乐和疑惑的经验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宗先从当天第一篇经文(依三十五1-6,10)阐释,所有人蒙召超越一切疑惑和沮丧,因为天主的救恩“覆盖整个人,并使人重生”。
为此,教宗吁请众人默观,运用原住民「善度生活」的智慧。对原住民来说,「善度生活」的意义是与大地和谐共处。
我的曾祖,带着一家十几口逃生到“峒唝下方”(黄果树瀑布上方的犀牛潭悬崖上)居住,那时爷爷因生活所迫,只能到蒋其普一户汉族的胡姓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这也是我后来知道父亲为什么姓胡,而我们却姓卢的原因。
表姐生活的很清贫,可内心很平静,脸上的笑容永远都是那么满足,那么慈善!在别人眼中她是天主的好女儿;大姐生活的很忙碌,内心却很空虚,脸上除了岁月的痕迹,就是疲惫不堪的发牢骚,在别人眼中她是奸商。
三部“对观福音”对耶稣显圣容的记载大同小异,耶稣在伯多禄、雅各伯、若望三位宗徒面前,发显他天主性的光荣。
通过祈祷和默想耶稣的生活,我们再次看到祂在各种处境中与需要帮助的人相遇的慈悲面容。圣母玛利亚陪伴我们走这段旅程,指示给我们这位散发着圣父同一慈悲的圣子。
所有信徒会有这样的经验:已经听了许多次的一段《圣经》,有一天突然向我说话,照亮我所生活的处境。但我应在那一天,在那里与这句圣言会合。”教宗继续表示,天主每天都来,在我们的土壤中撒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