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关于天主教中文祈祷文与礼仪书及教理书起源的概述
2018-06-07

1583—1586年,利玛窦神父来华期间,首次系统地用拉丁文写成中文版葡华字典,德礼贤定名为《教理对话》。此书概述了利玛窦来华与文人学士谈话内容,很有针对性。

草药与信仰:萌发于修道院的西方医学
2021-10-28

西医医生分开人体多种系统和器官,越来越深入地钻研构成物质的粒子。基督教徒第一次与中国接触,是唐朝时由7世纪的叙利亚东正教修道士促成的。中国人给他们的宗教信仰命名为“景教”,“光明教”。

王作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2022-03-21

要指导宗教界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提高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重要性的认识。

王作安: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
2023-03-01

宗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基本信仰、主要经典、教义思想、教规礼仪、管理制度、信仰群体等诸多要素构成,并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

2007年复活节各地教会领洗人数调查
2007-04-18

由于学习系统,学员们对教义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迷信从来都没有完整与系统的理论和经典,只有一些七拼八凑的说法,并且随着实际需要而任意变化,它属于较低层次的鬼神崇拜。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花费巨大的心力从先秦儒家传统中去构筑一个类似地方宗教的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是反对天主教的人物。探讨明末清初思想界对“天学”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中西文化交流,有着借鉴意义。

《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
2021-05-02

第三十条本科层次宗教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宗教的基础理论、教义教规和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宗教教务活动、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引领信教群众的基本能力,具有开展宗教研究工作、阐释教理教义教规的初步能力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范礼安(AlessandroValignano)和利玛窦是中国传教法最终形成过程中,两个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历程,演示出适应方法如何从普泛的原则,具像化为针对一种特定文化系统的方法。

正确认识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2015-11-18

观点影响政策支配行动宗教的社会稳定作用*中国历代社会管理者都注重神道设教,善于把宗教纳入社会调控系统,使宗教成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