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过程中,奥巴马诵读《圣经》中关于避难和力量的圣咏第46章,并说到:上帝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他们在那里研读圣经,通过实践学习祈祷和礼仪。同时,他们帮助老师维持生活。那两个问耶稣“老师,您住在哪里?”的年轻人很可能想去跟他同居共处,为分享他的生活,并向他学习。
信经与圣经的最后一部书(《默示录》)一样,以希伯来文阿们结束。阿们也多次出现在新约祈祷文的结尾。同样,教会的祈祷文都以阿们结束。阿们与信的字根,在希伯来文里是相同的。这字根表示坚固、可靠、忠实。
今天的圣经特别强调说,做完了以后,仍然要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我们只不过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这是一个忠实仆人的态度,因为是天主使得一切事情成功,是天主使我们成为有能力的。
圣经中有很多关于逼迫、试炼与苦难的描述。苦难不是目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生调剂品,而是圆满喜乐中最关键的部分。
佛光山的星云大师称单枢机为好人,其实星云大师本人也算得上是个好人。
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默观神修的前提如果没有正确的神修理论指导作灯塔,作导航,终会迷途,无法前行的。
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对文艺复兴大师的这幅原版画作一见倾心,有意从墙上挖下壁画,把它从米兰带回巴黎。后来,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登基,决定把壁画变成织毯艺术品。
当利玛窦赴约时,见南京名僧雪浪大师亦在座,他已明白主人之意是在向他挑战。席间,雪浪大师纵谈人性问题,极力主张“人性不善不恶”之论,并问利玛窦有何高见。
灯下翻阅圣经,目光落在《若望福音》第十六章,那一句熟悉却总让人百感交集的话再次浮现:“只有片时,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过片时,你们又要看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