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需要营造福传的气氛,叫新奉教的或者教外人不至于因着信仰教会受到轻视。我觉得这是福传上需要做的一件事。另外就是我个人觉得基督教在宣传方面不但做得广泛,而且做得先进。
今天的第二篇读经——《致厄弗所人书》已经给我们解答了“耶稣升天”的意义:耶稣完成了天父的旨意,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天主不但使祂复活了,更“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高于一切率领者、掌权者、异能者、
这时一个叫郑任的青年,随之起身,说他愿与小姐结成佳偶,当即就与小姐拜了天地。郑任本是卢家迎亲队伍的一员,这一下子迎亲人却变成了娶亲的人!之所以郑家的至爱亲朋,宾主内外上下对此都无异议呢?
韩德力神父发言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学会主任韩德力神父“对话中的牧灵”的讲座,涉及《教会宪章》及《牧职宪章》,让大家对梵二后新的教会论及新的启示论,以及人蒙召参与建设世界天主的工程才得以实现的牧灵神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个事实促使社会和基督徒团体深思,好能在新的千年开始之际,在这个属于各个不同文化及宗教的男女受召比邻而居的世界上,适当地答复此一新出现的挑战。
司铎们正在开始一个新的时代:正如新兴科技创造了一个跨越长距离的深层形式,他们蒙召使用媒体以更有效地使众人能回应基督的训导。
姚景星神父对中国教会的两大贡献是司铎圣召培育与文字福传。从1982-1997年,姚神父协助金主教参与了佘山修院的陶成培育工作。
两年后从他们有效合作管理及资助的经验而受到启发,遂于1995年12月底在海外为内地发起成立了“圣召暨教育基金会”(今“定汉基金”)。
奉圣长雅各伯宗徒为主保,自幼热心事主,常到教堂里祈祷,堂外嬉戏,少年时便蒙主召选,毅然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进入贵阳修院学习。
一方面提醒那些已有这样问题的同路人,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更多的同路人,同时也让教友们来关注修道人的圣召。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有不周之处敬请大家原谅。有不少人陷入情感的困惑,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