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精神方面来说,她是非常幸福的,她有着信仰带给她的力量,能豁达地面对生活的坎坷。她曾与自己的6个儿女,4个孙子,8个外孙,及3个曾孙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我还希望召集更多有才能和财富的人来参与这些工作,为信仰和社会做出贡献。”他指出,尽管人们普遍倾向个人主义,但随着社会日益富裕,年轻人衣食不愁,他们会更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
依50:4-7;咏22:8-24;斐2:6-11;路22:14-23:56圣周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最神圣时期,也是天主子耶稣基督爱人的高峰。
基督宗教在现今世界的信仰形态、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是人们论及基督宗教的存在和可能发展时,所普遍关注的。 此书对当代社会基督宗教信仰的疑问和诘难做出了回答。
希望同样的交流每年都有,给更多的人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将中国的教会推向一个福传高潮,也借着“信德”将信仰带给更多的人。
在大众的眼里,同这位“穷寡妇”相比,当时的经师和法利赛等人士,不仅生活富裕而又有尊严,更代表了犹太人中“虔诚而圣善”的“信仰模范”。
田神父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信仰陶成,信仰的种子也撒在了他幼小的心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开始成长、开花,并结出了果实。一、蒙主恩召在田神父的圣召启蒙中,需要提及三个已故的亲人。
二、在堂区80多人的管委会中,主抓福传工作的人员,可以说是堂区的精兵强将和信仰坚定的骨干教友。这25个福传人员把福传看成是自己家的事一样,全力投入。三、每月组织传道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通过内心反省,发现之所以会如此,一是迷恋世俗暂时名利、得失太深,灵魂污染太重而又太少深刻地省察和悔改,用世俗的观念看待信仰;二是缺乏信德修养,原本也知道要按基督的教导待人处事,但在不良环境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以世俗心态作出消极应对
雅加达(信仰通讯社)—印度尼西亚天主教徒蒙召在国内建设奠定在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真正的友爱。这是印度尼西亚主教团年度全体大会总结报告《宣讲福音的喜乐》中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