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之所以如此严厉地折磨自己,就是为给世人立善表,让我们常常祈祷克苦,以抵御三仇的诱惑。守斋克己、压制情欲是免陷诱惑,不犯贪饕的法宝。
在欢庆耶稣圣诞,亲吻耶稣圣婴之时,我们必须具有洗心革面的勇气和毅力,真正效法耶稣承行天父旨意,甘贫轻世,谦卑温良,克苦赎罪,牺牲自我,舍己为人,少为自己考虑,多为他人着想,如此才能相似耶稣,使他爱的福音惠及众人
教宗所说的这个说法来自着名的神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AdolfvonHarnack),这位神学家在他的《基督信仰的本质》书中强调:“天主的国是进入个别的人心中的,这些个别的人敞开他们的心胸,接纳了天国。
这时,他已更名高克实。靠着他多年的临床经验,课讲得甚是生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不久,我叶落归根,调回徐州,老同学又相聚了。转瞬十多年,老同学们相继退休,有的继续耕耘发挥余热,有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最後,教宗邀请我们克胜长兄和嫉妒的工人的持续诱惑(参:路十五25-32;玛廿1-16)。这表明我们更加应该注重法律和诫命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不是人为法律和诫命而生活(参:谷二27)。
而很多宣讲者也投其所好,只讲信耶稣能得永生,在灵魂肉身上能得到很多好处,而很少提及基督徒要克苦圣洁,要走苦路,要知罪悔改,要约束自己,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
继而为自己周围有缺失的所有人:不知感恩、懒于祈祷、不守诫命、一年只进几次堂的冷淡者犯规者,向耶稣赔罪认错,克苦牺牲做补赎。
这些见证证实福音「有助於克胜封闭、冲突、种族主义、部族主义,在各地和众人之间促进修和、友爱和分享」。
克拉姆斯柯依的《荒漠中的耶稣》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以后,被圣神领往旷野,经过四十天的祈祷、禁食之后,魔鬼就前来试探祂。而耶稣却藉着天主圣言战胜了诱惑。
我们很多次认为,我并没有犯什么滔天大罪,并且我还做了……克苦、牺牲、守斋、一天几次的祈祷等!圣经中所记载的那个法利塞人在圣殿也是这样祈祷的,认为自己在天主面前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义人!